近年来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又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看一组与锂电化学品相关的产品价格变化:碳酸锂去年12月份的高点2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157.3%,今年二三月份冲高到52万元/吨。磷酸铁锂去年1月份均价3.775万元/吨,然后一路走高、12月份到了9.26万元/吨,今年4月份再次升到了15.9万元/吨。六氟磷酸锂去年1月份均价11.325万元/吨,也是一路走高、4月份过20万元/吨、6月份高于33.5万元/吨、8月份高于42.3万元/吨、10月份过51万元/吨、12 月份达到56.5万元/吨,今年2月份冲高到59万元/吨,5月份回落到
27.2万元/吨。跟锂电化学品密切相关的有色金属镍、锂、铜等也是价格一直走高,去年镍的均价是13.756万元/吨,今年1月16.4万元/吨起步、3月6份过20万元/吨、4月份接近
22.5万元/吨、5月份回调到20.6万元/吨。锂去年均价12万元/吨,今年1月份32万元/吨起步、3月份达到49万元/吨、5月和6月份都在47万元/吨。
正是这种价格的大幅提升,很多企业似乎看到了新的商机,锂电化学品的新建产能量大、增速快,以磷酸铁锂为例,有一份统计去年以来已宣布的磷酸铁新建产能就有500万吨/年、磷酸铁锂新建产能超过300万吨/年(有的统计更高达490万吨/年),更让人担心的是有的企业属于新进入这一领域。有以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为主导产品并主导市场的企业扩产。还有像我们熟悉的原来主导产品是磷酸盐、磷肥的企业,如云天化、兴发、宜化、新洋丰等磷化工企业,或者像多氟多这样多年做氟化工的企业、或者像鲁北化工这样既是磷肥老企业、又有硫酸法钛白生产,产品链已经延伸到了磷酸铁锂等这样的锂电化学品,有即有产品的基础,又可以使钛白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增值利用,同时还解决了环保难题,这样的企业做产品链延伸还是有基础、有优势的。在市场和价格的驱动下,有一批原来不是做磷化工、氟化工的企业也要跨界进入这个产业,甚至有的已经宣布拟建和新建规模很是宏伟。这种新建、产能还如此之大,过几年产能是否过热先不说、存不存在冲动?
建议新建或拟建的企业还是要很好地科学论证,不仅要论证未来的市场,还要论证原料的来源和供应链安全,我们的锂资源、磷资源以及铁矿石资源的保供问题不容回避;不仅要论证现有的技术、产品的品质,还要论证如果电动汽车现在表现出的致命短板不能解决的话?目前大量使用的锂电会不会被性能更加优越的新的电池材料、新的新能源电池用化学品取代?更为致命的是会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取代?比如更先进的氢能汽车:如果绿氢的制备技术和成本都过了关,如果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膜材料及其电堆技术和成本都过了关?这不是危言耸听,光伏和风电等绿电电解水制氢宝丰能源第一套1万立方米/时已运行了一年多,第二套2万立方米/时的装置即将投产。去年我在宁东煤化工基地现场看了投用的加氢站,是用一家煤焦油加氢工厂的副产氢气,正在为一辆大客车加氢,价格是16.8元/千克,几分钟就加好了。
自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三菱化学和东京大学不仅实验室结果在不断提升,而且东京大学100平方米的模型试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三菱化学已经展示给我们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氢能汽车的氢气瓶,我们国际石化大会期间丰田专门交流了他们已经试运行的氢燃料汽车,商品牌号:Mirai,有迷你款,也有外观和乘用空间与现在路面跑的雷克萨斯L型车相似,3分钟加满一箱氢气、最高续航里程850公里。讲这么多,就是想与锂电化学品的朋友们分享一些信息,尤其是与目前集中规划、集中建设和大规划、大建设的企业朋友们交流一些信息,仅供同志们新建和扩建新产能、新项目时参考,尤其是在项目论证时参考。